“客户抱怨”与“抱怨客户”

“客户抱怨”是常有的事。客户对商家的反馈不都是点赞,更多是投诉抱怨。

在北京时,看到一位点餐者要投诉送货小哥,因为超过了送餐时限,吓得这位小哥苦苦相求:千万别投诉或差评,否则会丢工作。

我比较同情送餐小哥,应该多理解他们。再者说,除非送餐晚的离谱,否则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。

也看到过在商店里,发生顾客与店员争吵的情况。在餐馆里比较常见。有些是因为客户喝(酒)多了。

消费者的权利要有保证,但保持一定的宽容也是应该的,这是创造一个文明环境所必须的。

其实“抱怨客户”的情况也有发生。

我有一次飞北京,下机后,在出租车处,排队30分钟,上了一辆车。我告诉司机要去“将台路”的一家酒店。 司机一听就说,“倒霉,怎么这么近!”。我说,‘那么我下车,你拉别人吧。” 他又说,“你不能下去,出租管理员要罚款的”。于是我便乘他的车,开出了机场。一路上,他不停地抱怨。他说,机场排队2小时了,到将台路太近了,赔了。我虽同情,但也无能为力。本来到站可以给他多点小费,补偿一下。但他一路的抱怨,令人心情沮丧。小费也就免了!

如何做生意是自己的选择,你可以机场排队要活,或到街上跑找活。无论这样都会有不同的“风险”。这和你的乘客有何相干呢?乘客是为了安全舒适的旅行,没有义务听“抱怨”呀。

后来我和朋友们,谈起这段事。多数人都同情这位司机。这样的”同情“,很难建立起良好的商业环境。服务和接受服务是一份商业契约。尊重契约,提供好的服务,是商业环境好的基础。

上周在伦敦,一位朋友的孩子要来伦敦短期学习。要我帮忙给安排车接机。还特别嘱咐尽量找中国人的出租车公司,方便沟通。

我于是订了一家中国人开的出租车。本来说好了,要机场举牌接。出租费用包括了停车费等所有费用。但到了接机那天,他要我们在出了海关拿到行李后,给司机打电话,再过来接,不做举牌迎接了(为了省停车费)。当我们快要拿到行李时给出租车公司打电话,要过来接,否则大家会等司机太久。他们又抱怨,电话打早了。司机要在机场停车时间长,要加费用。

我们当然没有多给费用。我们已付了举牌接的停车费用。他们知道理亏。

良好的商业交易环境需要商家和客户的共同维护,需要对契约的尊重。

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Rui Wang

王锐,住伦敦,喜欢分享一些英国话题的博客文章。

https://www.ruiwang.uk
Previous
Previous

英国商务:分公司还是子公司?

Next
Next

朋友,Kis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