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到中年万事难?
人们大学毕业满怀憧憬进入了社会,带着激情地开始了职业生涯。任何人都对未来充满了期许。然而,现实很“骨感”,从青年到中年,日子越来越不好过,一路奋斗,一路艰难。很多人到了人生最低点,发生了中年危机。这个人生曲线是现实生活里,很多人亲身体会,或听到的看到的他人经历,或艺术作品里描述的故事。
那么人生到了老年会是什么样呢?如果你问人们对变老的看法如何?你会听到:人们对变老感到“可怕”。老年人会失去了年轻人的活力和能量,思维和行动变得迟缓,容颜变苍老不堪等。但研究和调查的结论,会使你“惊喜”。随着进入老年,人们所毕生追求的幸福感会恢复或提升。60岁以上人的幸福感,会和20多岁的年轻人一样或更好。为什么会是这样,因为人生的“幸福感”曲线是一个 U型线(下图)。下图的纵坐标是幸福感指数,由1(低)- 10(高);横坐标是年龄段(最左边是18-21岁,最右边是82-85岁)。
这项研究起源于经济学上的一个新概念:不以金钱做为幸福感的代替品,而直接研究幸福感指数。如2008年,两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Amartya Sen 和 Joseph Stiglitz, 提出了国民幸福感标度(类似GDP)。
幸福感的调查数据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, 如America's General Social Survey, Eurobarometer 和 Gallup。
研究人员通过分析40多年积累的大量数据,试图回答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:什么使人幸福?
结论是有4个主要因素和幸福感相关度最高:性别,个人性格,外在情况和年令。
性别方面: 女性比男性的幸福感稍高一点。虽然女性比男性易于患忧郁症。如5个或4个女性就有一位有过忧郁,而男性约10人里有一人。但女性一般来看比男性更快乐些。
个人性格: 性格的影响较复杂。研究人员主要研究了两类“性格”:敏感性格和外向性格。敏感性格容易受到负疚感,愤怒和焦虑的影响,幸福感度低。研究人员跟踪了多年发现,敏感性格的人易于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,而且“情商”也偏低。因此,这类性格的人在人际关系的管理上很不“在行”,而影响其幸福感度。外向性格的人一般喜欢团队合作,喜欢派对聚会,幸福感度要比较高。
外在情况/环境: 外在情况对幸福感有影响。如人际关系,教育状况,收入,健康,结婚与否,是否有孩子等对幸福感有影响。失业对人的幸福感影响很大。带小孩的幸福指数要低。受教育程度高的幸福感度比较高。一旦收入的参数引进了,教育的影响度就消失了。富裕的人比贫穷的人幸福感度高,但钱的影响比较复杂,不是钱越多越幸福。
年龄: 最后一项是年龄。美国杜克大学 商福特 公共政策学院 Peter Ubel, 问询一组30岁,和另一组70岁的两组人,哪一组更幸福。两组人的回答都是30岁组。但分开调查每个组的生活状况参数而进行比较,得到的答案是 70岁组的人更幸福些。
调查发现年龄在40到50岁出头时,是最不快乐的时期。全球的平均年龄的最不快乐的年龄是46岁。
现在对人生幸福感是 U型的认可度越来越高。从人到中年的幸福感最低点到年老的峰值,年龄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,如同失业影响的显著性一样,我们幸福感的一半的影响和年龄有关。而且,全世界各国的情况都是如此。
Dartmouth 学院的经济学教授, David Blanchflower and Mr Oswald 研究了72国家的U型数据。 乌克兰人的幸福感最低点是62岁,瑞士人是35岁。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,其最不快乐的年龄是在40多到50岁出头。全球的平均年令最低点是46岁。
如果问一个相反的问题进行研究,还是一个 U型。如英国的劳动力情况调查,问你是否是有压力感。结果是个倒 U型,其峰值也是46岁。
研究人员考虑了,是否有其他的因素影响和决定了这个 U型线。于是通过控制外在因素,如群体效应,收入,教育,就业,孩子等进行分析,结果还是U型。因此,决定这个 U型线的不是外在的环境或情况,而是内在的变化。
研究表明,人在不同的年令段,行为表现是不同的。如年长的人会很少发生争吵,会想各种方法解决争端。年长的人会更好地控制情绪,更淡定地接受挫败,也很少发火。
如一个研究试验,让年长的和年轻人分别听一段污蔑听者的录音。两组人都很伤心。但年长的人发火的少,而且也很少回击。年长人的看法是:“随便他人吧,我不能让所有的人总是说我的好话。”
对 U型线,也有其他的解释。如 斯坦福大学 心理学教授 Laura Carstensen, 认为年老的人,会更珍惜“活在当下”。也有观点认为,年长的人会更好地接受自己的强项和弱项。
不论什么原因,幸福感不仅使人快乐,而且使人健康。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教授 John Weinman, 研究了一些有伤口的病人,焦虑感低的人的恢复时间比焦虑感高的人要快一倍。 美国匹茨堡的 Carnegie Mellon 大学 Sheldon Cohen 的研究发现 快乐的人感染上流感病毒的机会低。而且就是感染了,很多是无症状。这一点对目前的抗新冠病毒很有建设性。保持快乐,抵御病毒。
快乐的人的工作效率高。Dartmouth 学院的 Mr. Oswald 等人做了一个试验。将一组人在工作前看一个搞笑的电影, 而另一组直接工作。结果看电影的一组,工作效率高出12%。由此可以引出一个结论,快乐的年长雇员可能会比焦虑的年轻雇员的效率高。
结束语: 很多国家的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。老人一般认为是社会的经济负担。但 U型线的模型,对此给出了正面看法。可能随着老龄化,世界变得更快乐。
参考文章:U-bend of Life, The Economist, 18 Dec 2010 edition